近日,在交子金融科技中心内,两家入驻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一家是西南财经大学交子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另一家是由人行成都分行指导运行的四川省支付清算协会。双方将在行业研究、标准制订、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这两家机构都位于交子金融科技中心的同一栋楼宇内。此次签署合作协议,让它们上下楼的“邻居”,变成了上下游的“盟友”。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交子金融梦工场正以 “建圈强链”的理念打造助力金融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建圈强链”首次被写入了党代会报告。作为城市未来五年的发展纲领,一次产业端的发展方式新探索被明确。
作为成都交子金控集团打造的全国首个金融科技创孵平台,交子金融梦工场自2016年成立以来,一直围绕生态圈、产业链的背后逻辑,汇聚金融科技资源要素。一子落而满盘活,这种资源“叠加”效应,推动了资源互相流通、园区企业协同发展。截至目前,梦工场投运载体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集聚金融科技企业260余家,汇聚金融科技人才6600余名。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西部金融中心。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未来5年,成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
《成都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成都将聚焦金融产业建圈强链,在金融功能总部集聚、区域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三条赛道全面发力。
一系列重大使命,对于交子金融梦工场“内功”的修炼提出考题。如何推动金融科技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提高产业生态聚集力?
梦工场深知,这既是以规模经济和外部效应为特征的“集群化”发展,也是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的关联形态。
在交子金融梦工场,投融资对接会、项目路演、产学研智库活动每隔两三天就有一场。金融科技创客、技术极客、投资大咖、金融机构、高校前沿项目负责人是活动的常客。
“以前都是我们去找客户,到了这里,变成了客户找我们。”入驻交子金融梦工场三年,鸿业远图创始人徐圣贵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的产品在园区就能推向市场。
中之保金融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合伙人杨洋对此也深有体会。一年前,中之保从距离梦工场2公里的写字楼搬到这里。因为2公里的距离而搬家,一度让人不解。“现在来看确实有必要,”杨洋表示,产业聚集对企业的发展帮助很大,企业和孵化平台之间互动成效更加明显,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平台的完善,平台的完善也反哺企业。
入驻梦工场一年来,中之保金融科技入围成都市新经济, “双百工程”重点培育企业及优秀人才名单;今年4月,中之保 “信息大数据创新应用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入选成都市“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立项项目。
这只是交子金融梦工场赋能金融科技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里,一场金融科技生态的裂变正在有序建构、持续发生。
拓展市场、攻克技术、吸引人才……对于企业而言,都需要资金来撬动。
7月12日,在交子金融科技中心咖啡厅,一场金融科技银企对接活动正在举行。银行负责人解读融资政策,金融科技企业介绍业务特色、说明自身融资需求。
在这场对接会背后,是梦工场连日的紧张筹备。在定期的企业需求摸排中,梦工场了解到多家企业有融资需求,但由于是轻资产运营的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方面遇到难题。了解到此情况后,梦工场筹备了一场金融科技银企对接会,为投融资方牵线搭桥。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关键在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如何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企业,打通堵点?
要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金融科技”。6月,由人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指导,成都市金融科技协会建设的金融科技银企对接平台“交子金融科技云平台”正式发布。平台实现了以金融服务穿针引线,打破行业之间的壁垒;依托科技创新,打破产业端与资金端的信息不对称,搭建起了线上链接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科技企业的桥梁。
截至目前,平台已有127家机构用户注册,累计发布金融科技产品案例58项、金融科技行业动态及研究报告400余项。
随着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对交子金融梦工场而言,无论是业务创新还是技术创新,监管先行都是金融科技守正发展的必然步骤。
2020年7月,成都正式获批开展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交子金融梦工场整合引入地方金融监管沙箱,并成功帮助入驻企业的6项创新成果入选央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占到了成都入库项目总数的75%。
2022年1月,央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八大重点任务,明确到2025年,我国金融科技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如何从让这一顶层设计走向精准落地?在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和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成果展厅在交子金融梦工场落成,实现了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应用的标准化管理和规范金融科技创新行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产融结合服务、银企对接服务和产学研一体化三项服务,让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金融服务不断提升。
一条更加完整且立体的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脉络在交子金融梦工场日渐明晰。
园区内就能完成短半径的配套,甚至在产业聚集度高的区域,实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这是物理聚集,而梦工场 “逻辑聚集”的含义则更为深远:充分发挥梦工场资源优势为金融科技产业赋能,构建集技术研发、创新创业、应用场景于一体的金融科技创新生态闭环。
对交子金融梦工场而言,“逻辑聚集”的背后,是持续推进金融科技产业“建圈强链”,进一步增强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高端要素运筹力,夯实传统金融基础,突出金融科技特色。
为了优化金融科技生态,交子金融梦工场从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投融资服务体系搭建、推动行业自律发展、传播交子金融文化等多维度,推动金融科技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聚焦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积极打造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聚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落地清华大学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等6个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聚焦投融资服务体系搭建,落地上交所西部基地以及上交所科创板企业培育中心,整合引入了成都交子金融“5+2”投融资服务平台;聚焦推动行业自律发展,联合12家发起单位,搭建行业自律组织成都市金融科技协会;聚焦传播交子金融文化,精心打造交子金融博物馆……
梦工场培育的一批金融科技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在各自的赛道上成为行业标杆,成为推动成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主力军。
智元汇入选工信部颁发的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信用通、库珀科技入围2021年度四川省“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名单;慧择科技成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保险电商企业……
截至目前,交子金融梦工场已累计孵化400多家金融科技企业,园区80余家企业获得各轮次融资,融资总额超过110亿元,入驻企业在孵知识产权总数超过3300项。众多金融科技企业在梦工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而这座城市金融科技有生力量正在拔节生长。
下一个五年,作为成都金融科技产业发展“主力军”,梦工场持续推进金融科技产业“建圈强链”,进一步增强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高端要素运筹力,为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做强金融科技支撑,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贡献金融科技力量。
推荐新闻
金融科技周报丨成都正式获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
2020.07.24
成都正式获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 ——金融科技行业周报0720(总第58期)导读近日,成都市已正式获批开展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随着成都加入,目前试点范围已扩大至9个地区(北京、上海、重庆、深圳、雄安新区、杭州、苏州、广州、成都)。…
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金融科技专题赛火热报名中
2020.07.24
为进一步推动5G应用商业落地,助力信息通信业的高质量发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5G应用产业方阵、IMT-2020(5G)推进组以及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共同承办的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6月6日正式启动。为了加快 5G 在金融领域的落地应用,促进金…
“成都新基建高成长性企业30强”出炉,交子金融梦工场三家入驻企业上榜!
2020.07.24
近日,备受瞩目的「成都新基建高成长性企业30强」评选结果正式出炉,来自5G、卫星互联网、区块链等领域的30家优秀新经济企业登上榜单,交子金融梦工场入驻企业数联铭品、智元汇、迅鳐科技入选。梦工场三家入驻企业登榜本榜单评选由雨前顾问发起,参考了雨前顾问企业数据库…
庆祝党的生日,这个七月我们过得很充实!
2020.07.17
慰问困难老党员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在主题党日活动中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聆听一场专题党课系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七一”系列活动在交子金融园区接连开展这个七月,我们过得很充实为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